財報電話會議:Nvidia 2025年第一季財報分析 – 羅伯特艾爾金融學院
全站系統架構導入SSL 256bit加密機制
購物車 0

編輯精選收錄 - May 29 2025

Nvidia 2025年第一季財報分析

NVIDIA Q1 2025 財報分析

NVIDIA Corporation Q1 2025 財報分析

財政年度2026第一季 (截至2025年4月) 業績報告

1. 執行摘要

公司簡介

NVIDIA Corporation 是全球領先的圖形處理器和人工智慧計算平台供應商,核心產品包括數據中心GPU、遊戲GPU、專業視覺化解決方案及汽車AI平台。公司在AI基礎設施和高性能計算領域擁有領導地位,特別是在訓練和推理工作負載方面佔據主導市場份額。

財務亮點

  • 營收:441億美元,年增69%,超越433.1億美元預期
  • 每股盈餘:0.96美元,超越0.93美元預期
  • 數據中心營收:390億美元,年增73%
  • 遊戲營收:38億美元,季增48%,年增42%

重大業務發展

  • Blackwell架構快速推廣,貢獻數據中心計算營收近70%
  • GB200 NVL系統正式量產,主要超大規模客戶每週部署近1,000個NVL 72機架
  • 因美國出口管制,H20產品線終止,影響中國市場業務
  • 網路業務營收50億美元,季增64%

管理層展望

預期Q2營收約450億美元(±2%),Blackwell持續增長將部分抵消中國市場營收下降。公司預計全年營運費用增長約35%,並維持年度產品發布節奏至2028年。

2. 財務表現分析

2025年第一季度詳細分析

項目 Q1 2025 Q4 2024 Q1 2024 年增率 季增率
總營收 $441億 - $261億 +69% -
數據中心 $390億 - $225億 +73% -
遊戲 $38億 $26億 $27億 +42% +48%
每股盈餘 $0.96 - - - -

利潤率分析

GAAP毛利率60.5%,非GAAP毛利率61%。排除45億美元H20庫存註銷費用後,Q1非GAAP毛利率為71.3%,略高於季初預期。公司預期Q2毛利率將因Blackwell更佳獲利能力而溫和改善。

現金流和資本配置

Q1向股東返還創紀錄的143億美元,包括股票回購和現金股利。資本返還計劃仍是公司資本配置策略的關鍵要素。

3. 部門分析

部門 Q1 2025營收 年增率 季增率 主要驅動因素
數據中心 $390億 +73% - Blackwell架構、AI推理需求激增
遊戲 $38億 +42% +48% RTX 5060系列、供應改善
專業視覺化 $5.09億 +19% 持平 AI工作站需求強勁
汽車 $5.67億 +72% -1% 自動駕駛技術推廣
網路 $50億 - +64% NVLink、Spectrum X增長

部門表現重點

  • 數據中心:Blackwell貢獻近70%計算營收,從Hopper的轉換接近完成
  • 遊戲:創下營收紀錄,RTX 5060系列在桌機和筆電市場表現強勁
  • 網路:NVLink首季出貨超過10億美元,Spectrum X年化營收超過80億美元
  • 汽車:與GM合作開發次世代車輛,Mercedes-Benz全棧解決方案已投產
NVIDIA Q1 2025 財報分析 - 第二頁

NVIDIA Corporation Q1 2025 財報分析

市場分析與戰略發展 - 第二頁

4. 市場分析

各市場表現詳細分析

數據中心AI市場

  • 推理需求激增:OpenAI、Microsoft、Google在推理工作負載上出現階梯式增長
  • 代幣生成爆發:Microsoft在Q1處理超過100兆代幣,年增5倍
  • 推理模型優化:Blackwell在推理性能上較Hopper提升40倍

雲端服務提供商

  • 主要超大規模客戶每週部署約1,000個NVL 72機架(7.2萬個Blackwell GPU)
  • Microsoft已部署數萬個Blackwell GPU,預計擴展至數十萬個GB200
  • Google Cloud和Meta加入Spectrum X客戶行列

企業AI市場

  • NVIDIA Nemotron系列推理模型準確度提升20%,推理速度提升5倍
  • Cisco利用NEMO將模型準確度提升40%,回應時間改善10倍
  • NASDAQ在AI平台搜尋功能上實現30%準確度和回應時間改善

地理市場分析

市場 營收佔比 主要發展 增長趨勢
美國 最大市場 雲端服務商大規模部署 強勁增長
中國 數據中心營收略低於預期 H20出口管制影響 Q2將大幅下降
新加坡 ~20%計費營收 美國客戶集中發票處理 計費中心功能
歐洲 - 主權AI基礎設施建設 新興增長

中國市場影響

由於美國政府4月9日對H20實施新出口管制,公司確認46億美元H20營收但同時認列45億美元庫存註銷費用。Q1未能出貨25億美元H20營收,Q2預期失去約80億美元中國數據中心營收。

AI工廠部署規模

  • 本季近100個NVIDIA驅動的AI工廠正在建設中,年增一倍
  • 每個工廠平均GPU數量同期亦增加一倍
  • 預期未來需要數十GW的NVIDIA AI基礎設施

5. 戰略發展

產品路線圖更新

  • Blackwell Ultra:GB300系統本月開始在主要CSP進行採樣,本季稍後開始量產
  • 架構延續:GB300採用相同架構、物理占位空間和電氣規格
  • 性能提升:GB300具備50%更多HBM,密集FP4推理性能較GB200提升50%
  • 年度節奏:維持年度產品發布節奏,產品路線圖延伸至2028年

製造和供應鏈佈局

美國本土製造

  • TSMC在亞利桑那州建設6座晶圓廠和2座先進封裝廠
  • 製程認證進行中,預期年底開始大量生產
  • Spil和Amcor在亞利桑那州投資封裝、組裝和測試設施

AI超級電腦組裝

  • 與Foxconn在休士頓合作建設100萬平方英尺工廠
  • Wistron在德州沃斯堡建設類似工廠
  • 目標實現從晶片到超級電腦在美國一年內完成製造

合作夥伴生態系統

NVLink Fusion平台

  • ASIC供應商:MediaTek、Marvell、Alchip Technologies、Astero Labs
  • CPU供應商:Fujitsu、Qualcomm
  • 目標:將各自生態系統與NVIDIA平台連接

主權AI合作

  • 沙烏地阿拉伯:500MW AI基礎設施專案
  • 阿聯酋:5GW AI園區
  • 台灣:與Foxconn和政府合作首座AI工廠
  • 瑞典:首個國家AI基礎設施啟動

資本配置策略

  • 為支持合作夥伴投資,已作出大量長期採購承諾
  • 持續投資基礎設施能力和AI解決方案
  • 計劃整個財政年度增加這些投資
  • 股東回報仍是資本配置策略關鍵要素
NVIDIA Q1 2025 財報分析 - 第三頁

NVIDIA Corporation Q1 2025 財報分析

管理層展望、問答洞見與結論 - 第三頁

6. 管理層展望

2025年第二季度指引

項目 Q2 2025預期 說明
總營收 $450億 (±2%) 各平台溫和順序增長
GAAP毛利率 71.8% (±50bp) Blackwell獲利能力改善推動
非GAAP毛利率 72% (±50bp) 目標年底達到70%中段
營運費用 GAAP: ~$57億
非GAAP: ~$40億
全年預期增長35%
中國數據中心營收 大幅下降 失去約$80億H20營收

長期戰略定位

  • AI基礎設施領導者:從訓練前沿模型到大規模運行複雜推理和推理代理的完整AI生命週期
  • 多元增長引擎:推理AI、主權AI、企業AI和工業AI四大支柱並行發展
  • 平台生態優勢:CUDA架構和豐富生態系統提供持續性能改進能力
  • 製造本土化:支持美國先進製造業回流和國家安全戰略

CEO Jensen Huang重點觀點

"AI的增長速度將超越之前的任何平台轉移,包括網際網路、行動裝置和雲端。我們現在有多個重要的增長引擎,推理工作負載正在爆發性增長。"

7. 問答環節關鍵洞見

Joe Moore - Morgan Stanley

問題:關於推理AI需求規模和NBL 72解決方案的必要性

Jensen回應:推理AI的代幣生成量是傳統聊天機器人的百倍到千倍。Grace Blackwell相較Hopper在推理性能上提升40倍,NBL 72是理想的"思考機器",能在保持優異服務品質的同時大幅降低成本。

Vivek Arya - Bank of America Securities

問題:中國市場影響和未來兆美元AI支出進展

Colette回應:Q1確認46億美元H20營收,但未能出貨25億美元。Q2將失去80億美元中國營收。中國AI加速器市場規模約500億美元,失去這一市場將對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。

Jensen補充:我們正處於AI基礎設施建設的初期階段,每個國家、每個行業都將需要這種數位智能基礎設施。

CJ Muse - Cantor Fitzgerald

問題:大型GPU集群投資公告對交期和可見度的影響

Jensen回應:我們的訂單比GTC時更多,但也在擴大供應鏈。近100個AI工廠正在建設中,還有許多尚未公佈。智能是必要的基礎設施,每個國家都會擁有。

Ben Reitzis - Melius

問題:AI擴散規則撤銷和主權AI動能是否增強增長信心

Jensen回應:四個正面驚喜:(1)推理AI需求階梯式增長;(2)AI擴散規則撤銷;(3)企業AI準備就緒;(4)工業AI與製造業回流趨勢結合

Timothy Arcuri - UBS

問題:中國市場H20替代產品和營收恢復可能性

Jensen回應:新的出口管制限制使Hopper無法進一步降級。我們有限的選擇,目前沒有產品可宣布。總統有計劃和願景,我們信任他的決策。

Jake (代表Aaron Rakers) - Wells Fargo

問題:網路業務強勁表現和CSP採用情況

Jensen回應:我們有四個網路平台:NVLink(擴展)、InfiniBand、Spectrum X(增強乙太網)和BlueField(控制平面)。Spectrum X將叢集效能從50%提升至85-90%,對於100億美元叢集而言價值40億美元。

8. 結論

整體評估

NVIDIA Q1 2025財報展現了公司在AI基礎設施領域的絕對領導地位。營收441億美元超越預期,年增69%的強勁表現主要受惠於Blackwell架構的快速推廣和推理AI需求的爆發性增長。儘管中國市場因出口管制面臨重大挑戰,但公司透過多元化的增長引擎和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,展現了強韌的適應能力。

主要風險因素

  • 地緣政治風險:中國市場營收大幅下降,失去約500億美元市場機會
  • 供應鏈挑戰:複雜的GB200系統製造和全球供應鏈協調
  • 競爭加劇:中國本土晶片廠商在出口管制下加速創新
  • 客戶集中度:對少數大型雲端服務商的依賴性

主要機會因素

  • 推理AI爆發:推理工作負載需求呈指數級增長,代幣生成量激增
  • 主權AI趨勢:各國政府加速建設國家級AI基礎設施
  • 企業AI普及:代理AI技術成熟,企業本地部署需求強勁
  • 製造業回流:工業AI與機器人技術結合的新興市場
  • 政策支持:AI擴散規則撤銷釋放國際市場機會

戰略定位優勢

  • 技術護城河:CUDA生態系統和年度產品發布節奏維持競爭優勢
  • 垂直整合:從晶片到系統到軟體的全棧解決方案
  • 夥伴生態:與主要IT廠商和CSP的深度合作關係
  • 創新能力:持續的研發投資和產品性能改進

投資要點總結

NVIDIA正站在AI革命的中心,其多元化的增長策略和技術領先地位為長期成長奠定了堅實基礎。儘管中國市場的挑戰不容忽視,但全球AI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、推理AI需求的爆發,以及企業和工業AI的興起,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。投資者應關注公司如何平衡地緣政治風險與全球市場機會,以及在AI技術快速演進中維持領先地位的能力。

Sale

Unavailable

Sold Ou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