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輯精選收錄 - Oct 23 2024
TI Q3 2024 Financial Results
財報電話會議摘要

德州儀器 2024年第三季財報深度分析
財務亮點:符合預期但展望保守
德州儀器在2024年第三季取得以下業績:
- 總營收:42億美元(符合預期)
- 環比增長9%
- 同比下滑8%
- 類比電路:同比下降4%
- 嵌入式處理器:同比下降27%
- 其他:同比下降5%
- 毛利率:60%(環比增加180個基點)
- 營業費用:9.2億美元
- 營業利潤:16億美元(利潤率37%)
- 每股盈餘:1.47美元(包含0.03美元一次性收益)
- 自由現金流:15億美元(過去12個月)
- 研發支出:持平於去年同期
核心業務分析
1. 市場表現分析
- 汽車市場:
- 季增上升約8%
- 中國市場連續兩季各成長20%
- 中國汽車收入創歷史新高
- 非中國地區持續疲軟
- 工業市場:
- 低個位數下滑
- 自2022年Q3起連續8季下滑
- 較高峰下滑超過30%
- 多數子產業觸底但仍在低點徘徊
- 其他市場表現:
- 個人電子:季增約30%
- 企業系統:季增約20%
- 通訊設備:季增約25%
2. 庫存與產能策略
- 存貨狀況:
- 季末存貨43億美元
- 環比增加1.9億美元
- 庫存天數231天
- 產能策略:
- Q4預計略微降低工廠產能利用率
- 計劃增加數億美元存貨
- 維持較低交期以提供客戶彈性
分析師問答完整紀錄
Timothy Arcuri (UBS) - 汽車市場表現分析
問題:汽車市場的成長似乎有點出乎意料。能否談談這方面的情況?是否在季末看到訂單有任何疲軟?我們看到幾乎所有汽車製造商都發布了負面的預告。您能否談談汽車市場的情況,以及12月的展望中是否有任何值得注意的終端市場表現?
Haviv Ilan回應:"就汽車市場而言,確實有成長,我們提到高個位數增長,大約在7-8%之間,這主要來自我們在中國的業務。我想我在第二季時也提到,我們在中國看到了強勁表現,汽車市場推動了那次的成長,這種情況在第三季又再次出現。具體來說,Q2增長20%,Q3又增長20%。我想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發展勢頭並不令人意外,我們在那裡的內容也在增長,這就是第三季增長的真正驅動力。"
"我認為這不是一個季度的現象。我認為那裡有持續增長的勢頭。我們在中國的汽車收入創下了歷史新高。所以我認為在短期內不會下降。現在,其餘的汽車市場情況則不同。我們在那裡看到持續的疲軟。這部分收入在2023年第三季達到頂峰,總體而言呈下降趨勢。"
Stacy Rasgon (Bernstein Research) - 中國市場深入分析
問題:我想深入了解中國的市場表現。除了汽車之外,您是否在類比產品或其他終端市場看到任何中國市場的強勁表現?
Haviv Ilan回應:"工業市場在中國尚未見到復甦跡象。我們看到第二季有小幅的環比成長,但第三季又下滑了。所以可以說是在低點徘徊。工廠自動化是我們的一個大部門,包括工廠自動化和馬達驅動這些流程和工廠自動化類型的工廠,我們仍然看到下滑。所以他們還沒有找到底部。"
"我們看到一些強勢領域。家電,有些人可能不把它歸類於工業領域,但我們有。家電很早就開始下滑,我們已經看到了一些復甦。我還要補充說明,在我們的例子中,我們有電源供應。主要市場是伺服器,它位於機架的底部。所以我們在那裡看到了增長。但這只是十二個部門中的兩個。所以整體上工業市場仍然疲軟。"
Joe Moore (Morgan Stanley) - 工業市場詳細分析
問題:您能否幫助我們理解工業市場的特徵?這是一個統一的庫存調整嗎?是否有任何強勢領域?能否讓我們了解一下庫存與需求問題對該業務的影響?
Haviv Ilan回應:"工業市場方面,我們有超過10個部門,大約12個部門。總的來說,自2022年第三季以來持續下滑。這是第八個下滑季度。我們看到大多數部門,我會說已經觸底,但仍在底部徘徊。想想建築自動化、能源基礎設施、醫療等領域,都在底部徘徊。"
"在工廠自動化方面,這是我們的一個大部門。你可以想像工廠自動化和馬達驅動,這些都是流程和工廠自動化類型的工廠。我們仍然看到下滑。所以他們還沒有找到底部。然後你會看到一些強勢領域。家電和電源供應領域有所增長,但這些只是12個部門中的兩個。所以整體工業市場仍然疲軟。"
展望與總結
2024年第四季指引:
- 營收:37-40億美元
- 每股盈餘:1.07-1.29美元
- 稅率:約13%
市場觀察重點:
- 短期關注:
- 工業市場庫存去化進度
- 中國以外汽車市場復甦時程
- 產能利用率調整策略
- 中長期觀察:
- 工業自動化需求趨勢
- 電動車滲透率提升
- 整體半導體產業週期變化
核心策略重點:
- 持續投資競爭優勢:製造與技術、產品組合、銷售渠道
- 維持謹慎的產能策略
- 關注自由現金流的長期成長